Phone: Email:

西安交通大学官网网站

2023-11-25 23:21:31 49 西安交通大学官网网站

官方网站:http://zs.xjtu.edu.cn/ http://www.xjtu.edu.cn/

交大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西迁以来,一代代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以实际行动铸就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西迁精神。2017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15位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20204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勉励师生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给全校师生以巨大关怀和极大鼓舞,为学校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学校坚持求实学、务实业办学宗旨,强调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办学目标。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独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学。抗战时期,学校移至租界,内迁重庆,坚持沪渝两地办学,为抵御外侮,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师生积极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争,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1955年中央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6年起师生分批迁赴西安;1957年分设为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实行统一领导;1959年,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同年被列为全国十六所重点大学之一。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学校是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单位,首批进入国家“211”“985”工程建设学校。2017 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A 类建设高校,2022 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8 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据 ESI 公布的数据,截至 2023 年 5 月,学校 17 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 1%,5 个学科进入前 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万分之一。

       学校是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哲、艺、教育、交叉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设有32个学院(部、中心)、9个本科书院和3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在编教工6635人,其中专任教师3789人。师资队伍中入选院士、杰青等国家级各类重大人才工程545人次,获评国家级各类创新团队51个,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1名。

       学校现有学生54760名,其中本科生22407名,研究生29285名,留学生3068名;本科招生专业7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9个,博士后流动站30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其他省部级及以上重点科研基地195个。

       建校127年来,形成了兴学强国、艰苦创业、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培养出了一大批卓越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企业家、艺术家、医学专家等,如蔡锷、张元济、蔡元培、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邹韬奋、陆定一、钱学森、张光斗、汪道涵、吴文俊、杨嘉墀、徐光宪、姚桐斌、陈能宽、江泽民、侯宗濂、黄旭华、顾诵芬、丁关根、吴自良、蒋新松、蒋正华、王希季、李金华、韩启德等。建校以来,有200余名交大校友当选“两院”院士;迁校以来,学校培养或在校工作的院士89名。有6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3位新中国最美奋斗者2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10位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掌门人。近五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68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75人。迁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人才29万余名。

       学校建立思政引领、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建立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本--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探索高端人才培养新路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06年,学校实行书院、学院双院制培养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党建引领、知行兼修、师生共处、因材施教”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2019年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首批试点高校。坚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从1985年开始招收少年班学生;随后开办钱学森班、侯宗濂医学试验班、人工智能试验班、储能班;以钱学森学院为载体,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力学、基础医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科学家素养的行业领军人才为目标来建设和管理各类试验班,把钱学森精神和智慧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学校6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8项,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1个,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9门,拥有8个国家级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7篇、提名奖46篇。

       2000年至今,学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基地与人才专项等重大项目数百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985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承担文科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49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36项,与政府、企业等共建25个高端智库,一大批研究成果被采纳应用。

       学校医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以服务人民生命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契机,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以医工交叉为突破点,加速促进医工、医理、医文交叉融合,推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推进医学前沿研究,构建具有交大特色和示范效应的医学教育新体系,推动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医学学科突破发展,建成一流医学学科,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进入新时代,学校主动把握世界高等教育规律,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以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为目标定位,创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围绕理、工、医、文4大领域建立了8大平台、30个研究院和400多个科研基地、智库,深入推进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攻关,通过先行先试、破题示范,主动探索21世纪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态和新经验,打造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创新引擎。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迁校以来,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在抢占科研制高点方面发挥了交大的引领作用,其中包括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第一个汽轮机、汽车制造、制冷与低温和压缩机专业,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等。

       迁校以来,学校创造了30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41项获得国家三大奖,产生了数以千亿计的经济社会效益。学校依托学科与人才培养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政府、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西迁精神,深入实施文化强校战略,坚持人文与科学并重,构建“塑心、育行、绘象、造境”文化建设格局和全方位文化育人体系,以“文化+”激活基层文化细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文化、求实创新的学术文化、宽厚包容的人文文化,打造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美育文化、劳动文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先生系列话剧、金色梧桐节等一批文化品牌深入人心。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大示范项目、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

       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156个学生社团,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丰富多彩,“九州名家”“纵论四海”“新港报告”“创源论坛”等成为师生开拓视野的经典品牌。历年来,交大学子在SAE国际航空设计大赛、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国际英语演讲大赛、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世界大学生赛艇锦标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亚洲区选拔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Robocon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科研类)锦标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科技竞赛等国际国内大赛中屡获佳绩。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秉承为世界之光的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近年来,实施全球校园计划,通过联合培养、学生交换等多种形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探索合作新模式,创办西交利物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米兰理工联合设计与创新学院等一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通过举办海外友好高校校园日、诺奖学者校园行、为世界之光大讲堂等,营造国际化校园氛围。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首倡发起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已经吸引37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大学加盟并开展多元合作。开放融合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为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

       学校现有兴庆、雁塔、曲江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4个校区,占地面积约5000亩,各类建筑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1995年5月4日,学校图书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同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为之题写了馆名。学校图书馆现由兴庆校区钱学森图书馆,雁塔校区图书馆和创新港图书资料中心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43794平方米,阅览座位 3963 席,设有满足多种需求的学习研讨空间。馆藏文献资源丰富,累计藏书 589.7万册 (件)引进国内外电子资源 143 个平台约 350个子库。拥有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 7.9 万余种,中西文电子图书 232.6 万余种。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胸怀“国之大者”,弘扬西迁精神,勇担国家使命,共创交大荣誉,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风: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                           

       办学定位: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                           

       西迁精神:

       核心:爱国主义

       精髓: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党委书记
卢建军
校长
王树国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2023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谨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和所有关心支持西安交通大学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最美好的祝愿!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胜利召开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凝聚起了全体交大人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

   这一年,我们统筹安全稳定与疫情防控工作,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敢于斗争的精神,科学精准高效做好防疫情、抓安全、保稳定工作,形成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广大师生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确保了疫情要防住、运行要正常、校园要安全。

   这一年,我们持续完善“三全五育”工作机制,推进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深化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强化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中心)、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内涵建设,实施“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推进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攻关。新增2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累计达61个。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98.66%。交大学子斩获CUBA全国总决赛季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冠军。

   这一年,我们坚持“四个面向”,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军民融合示范平台、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实现突破,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组和新建取得突出成绩。与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共建50个校企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等重科研项目获批数再创新高。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应用在卫星导航、大飞机制造、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科技冬奥等领域,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战略,1个智库入选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A+类。

   这一年,我们实施“基础学科跨越计划”,上线“学科交叉信息平台”,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和基础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取得优异成绩。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ESI1%学科17个,5个学科进入前1‰1个学科进入前万分之一。获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探索“学校招、企业供、政府助、协同用、多方赢”柔性引才模式,新增国家级人才61人,1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批西安交大—米兰理工联合设计与创新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并招生,深化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建设,引领“一带一路”高等教育交流合作。

   这一年,我们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落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工作机制,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自上而下贯彻落实和自下而上决策流程,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持续开展“作风建设年”“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举措破解难题,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坚决整治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定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西迁精神,听党指挥跟党走,坚持从国际视野看交大、从国家战略看交大、跳出交大看交大,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衷心感谢大家过去一年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请大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让我们同心战疫,携手向未来,再创新佳绩!

   祝福交大、祝福大家,新年快乐、健康平安!


勇担国家使命 共创交大荣誉 ——写在交通大学建校126周年暨迁校66周年之际

       历史,一旦在长时段、长周期中展开,就能展现出岁月沉淀的厚重。126年来,交大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书写在革命烈士“用我们的血来写革命的第一章”的无畏里,书写在西迁师生“打起背包就出发”的决心里,书写在科技工作者“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坚定里。历史的潮流奔涌向前,交大人必将坚定爱国之志向,演承西迁之精神,表树科学之信仰,谱写创新之华章,为世界之光!

       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精神的火焰,永远向上。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大考察调研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我们深刻认识到,践行西迁精神,首要的是解决好“听”和“跟”的问题。何谓听?何谓跟?何谓同呼吸、共命运?

       交大西迁的历史,就是一部广大师生铁心向党、为党奋斗的历史。“听得真”,就是要求我们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跟得紧”,就是要求我们做到发现问题本质有认识、处理解决问题有主意、全局重点工作心中有数,理论学习贯通、理论与实践贯通、战略与战术贯通;“做得实”,就是要求我们要实打实、硬碰硬,解决问题要雷厉风行、见底见效,真正把功夫下到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以实干者的精气神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大江大河、浪奔浪涌。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和核心因素。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迫切需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如何更好担负起科技强国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重任?这是交大面临的宝贵机遇和挑战。最根本的是要认识到听党指挥跟党走是最大的爱国主义。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要明确听党指挥跟党走的具体内容和准确指向,将精神动力转化为实际行动。学校党委要政治过硬、作风扎实、本领高强,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广大师生心怀“国之大者”要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高度,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在创新中培养创新人才、深化科技创新评价机制改革,以自身实践破题,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助力添砖。

       再宏伟的大厦,也是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再广阔的海洋,也是涓滴不息汇成的。学校朝着建成“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绿色智慧学镇”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目标日拱一卒、压茬推进、久久为功,科创集聚、人才集聚、产业集聚高地正初露峥嵘。

       “以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实现高质量发展,必定是关键技术、核心领域的攻城拔寨、闯关夺隘。创新港革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瞄准基础科学、新能源、新材料、新基建、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智库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构建重大基础设施群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群,服务国家重大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孵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破解产教融合、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打造一流的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坚持“四个协同”,即坚持本、硕、博统筹规划,坚持招生—培养—质量—贡献闭环联动考核,坚持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网络课堂相向而行,续写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情怀和使命。探索21世纪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态和新经验。以创新之交大,开发展之生面!

       重要的时间节点,总是承继着过去、开启着未来。百年校史之所以动人心魄,不仅因为它包含了一代代交大人如此多的艰难探索、勇力开拓,更因为它用126年的时间跨度展示着什么叫做薪火相传,什么叫做坚定不移。昂扬向上的曲线,应该成为交通大学的生命轨迹!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时代号角催人奋进。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西安交大始终听党指挥跟党走,胸怀“国之大者”,传承西迁精神,以国家使命作为交大荣誉,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为西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多交大贡献!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卢建军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树国
党委常务副书记:荣命哲常务副校长:别朝红
党委副书记:马博虎孙 早副校长:席 光柴 渭吕 毅
洪 军严俊杰

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西安交通大学监察专员:

马博虎

党委常委:卢建军王树国荣命哲别朝红
席 光马博虎柴 渭吕 毅
孙 早洪 军严俊杰张定红
成 进陈 腾

校长助理:单智伟单文华黄忠德

                               


校史沿革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05年划归商部,改名为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改隶邮传部,更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校改名为南洋大学堂;1912年民国成立后,划归交通部管理,遂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道管理学校、北平邮电学校合并成立交通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战略的需要,国务院决定1956年交通大学的主体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实现合并。
历任领导
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清廷一品衔,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1895年秋在天津创办了中西学堂(1903年改名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开中国人自办近代大学之先河。次年春在上海筹建南洋公学。1897—1904年任公学督办,为学校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916年在上海病逝。著有《愚斋存稿》等。
百年足迹
校史沿革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05年划归商部,改名为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改隶邮传部,更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校改名为南洋大学堂;1912年民国成立后,划归交通部管理,遂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道管理学校、北平邮电学校合并成立交通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战略的需要,国务院决定1956年交通大学的主体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实现合并。
历任领导
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清廷一品衔,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1895年秋在天津创办了中西学堂(1903年改名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开中国人自办近代大学之先河。次年春在上海筹建南洋公学。1897—1904年任公学督办,为学校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916年在上海病逝。著有《愚斋存稿》等。
百年足迹
  • 校训

    校训是学校规定的符合本校办学宗旨、对师生有指导意义的关键词语。从我校档案馆珍藏的现有校史文献可知,我校自1896年创办以来,校训的词语曾有过多次更动,存在着某些差别。但这些校训在思想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连贯性。图11909年(宣统元年),学校颁布校训及其解释,校训为四个字,即:勤,俭,敬,信。1925年11月,柴骋陆先生在《南洋旬刊》上撰文认为,如果1897年(光绪23年)南洋公学师范院院歌-...
  • 校歌

    2005年4月4日,西安交通大学决定启用校歌。这次启用的校歌,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歌词与曲谱保留了原貌。这反映了当代交大人充分肯定这首校歌的思想境界与文化价值,尊重历史,继往开来的务实态度。我校自1896年创办以来,受形势变化与隶属关系的影响,学校多次更名,因而历史上也创作和吟唱过多首校歌。譬如,1897年有南洋公学师范院院歌--《警醒歌》,1909年有《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校歌》,1915年有《南洋大学堂校歌》,1...
  • 校徽

    校徽意义:1926年1月23日,凌鸿勋校长通告公布校徽,云:“为通告事,校徽所以表扬学校性质,与精神关系至重。上年以本校校徽,应明定,曾经征求式样,并交由教务会议推定委员会审查。兹经参照原式,重行制定,合亟公布,作为本校校徽。下学期起,一律采用,特此通告。”按校徽中心为铁砧、铁锤,砧上置中西书籍若干册,表示工程教育工读并用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数码1896四字,表示本校创办之年份,用世界公历者,取其便也。砧外...
  • 校徽组合规范(横排)

    校徽组合规范是根据不同应用所建立的各种规定排列形式,各要素的尺寸、组合间距、图案和色调按图所示同比例缩放。在应用中应根据需要从中选择适当的形式。根据学校《视觉形象识别标准手册》,校徽组合规范共分为横排、竖排、圆弧、上下排列等多种形式。一般情况下使用标准色,三种标准色根据不同的气氛要求选用。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标准色影像视觉效果时,请使用辅助色。使用时应根据《视觉形象识别标准手册》设定...
  • 校旗

    校旗是一所大学的重要标识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校校旗由学校校徽和标准色组成,设计简洁、大方;校徽形象鲜明、识别度高。 校旗主体的蓝色象征科学知识如浩瀚深邃的海洋;校徽与校旗上的白色代表知识殿堂的圣洁,象征着百年交大传承中华文明之光、开创现代科技之光;蓝色与白色的搭配也象征着百年交大创造卓越、永远年轻。 点击查看 《视觉形象识...
数学与统计学院
院长:孙建永电话:82668739e-mail:jy.sun@mail.xjtu.edu.cn
书记:颜莉电话:82665132e-mail:yanli@mail.xjtu.edu.cn
院办:数学楼电话:82668551e-mail:xjtumath@mail.xjtu.edu.cn
国家工程实验室其他科研机构> 进入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28年的交通大学数学系。1956年,交通大学西迁,成立了数理力学系。1979年,学校恢复数学系。1994年,数学系与物理系合并组建理学院。2011年,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成立。

        学院下设数学系、应用数学系、信息科学系、计算科学系、统计系5个专业系,以及数学教学中心和数学实验中心;拥有四个高层次科研平台——“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天元数学西北中心”和“西安数学与数学技术研究院”。

        学院拥有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大数据方向)7个专业,设有数学、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数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二级学科“计算数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数学学科位列A档(2%-5%),统计学科位列B档(20%~30%)。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5人,其中教师111人,实验技术人员10人。学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3人,省级人才7人,学校“青年拔尖人才”22人,学校“青年优秀人才”18人。

        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科学问题导向,应用问题驱动,强化学科交叉,突出应用特色”的发展道路,聚焦数学与信息技术、地球探测技术、流体力学、生命科学、大数据、经济与金融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逐步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科研创新团队,学科实力显著提升。学院持续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徐宗本院士荣获陈嘉庚信息技术科学奖、中国CSIAM苏步青应用数学奖、陕西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国际信息技术与量化管理学会Richard Price数据科学奖等重要奖项。徐宗本院士受邀在2010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印度)上作45分钟特邀报告。

        学院坚持以培养交叉应用型数学人才为目标,对标国际标准,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依照“2+4+X”培养模式,贯通本、硕、博学位层次;按照“2+1+1”培养方式,实现数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联合培养。学院至今已培养出包括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近万名具有宽广坚实数学基础、同时掌握某一工程技术领域系统知识的数学人才。

        学院三个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均入选国家一流专业。2008年,学院成为首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试点单位。2020年,学院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数学类)”首批招生专业、首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单位。

        学院秉承“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优良传统,不断深耕教学改革与实践,持续引领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发展方向,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完成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8项,在9届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共担任7届主任单位、2届副主任单位,多次主持修订我国高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9年,教育部四家机构共同倡议在我院成立国内首家开放式教学研究中心——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不断推动我国大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百年峥嵘岁月,百年春华秋实,一代代数学人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为数学科学的发展和杰出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已开启跨越式发展新征程,数学人将坚守立德树人初心,践行科技报国使命,紧抓国家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战略机遇期,努力将学院建成数学与统计学高层次人才集聚地、数学技术成果原创地、重要社会服务承载地、创新型人才培养新高地,朝着世界一流学科这一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2022年5月12日更新


国家工程实验室

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其他科研机构

西安数学与数学技术研究院






 

物理学院
院长:高宏电话:029-82668118e-mail:honggao@xjtu.edu.cn
书记:张莹电话:029-82668019e-mail:zy@xjtu.edu.cn
院办:仲英楼B209电话:029-82668559e-mail:quzhe@xjtu.edu.cn
系、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其他科研机构> 进入物理学院

        交通大学物理系始建于1928年,于1930年并入交通大学科学学院,1937年科学学院更名为理学院。因院系调整和迁校,理学院一度停办。1994年西安交通大学恢复理学院建制,并分设数学、物理和化学三个学科,其中数学学科在2011年因学科调整由理学院迁出。2020年物理学科与化学学科分别设立学院,物理学科成立物理学院。

        在近9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物理学院名师荟萃、桃李满天下,汇聚和造就了以裘维裕、赵富鑫、殷大钧、胡刚复、叶蕴理、周同庆、方俊鑫、吴有训、程守诛、吴百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的教育家。在此期间,物理学院始终坚持“基础课程教学一流、基础科学研究一流”的发展理念,以科教融合、创新发展、造就引领未来理化专业拔尖创新人才为宗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物理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5人,其中包括含42名教授、50名副教授、4名讲师、20名学校“青年优秀人才”的专任教师116人,工程技术人员21人(含高级工程师9人),行政人员8人。现有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陕西省“科技新星”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和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3人。

        物理学院下设应用物理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物理系、大学物理部、实验物理中心等5个系级单位,并设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物理试验班,教育部“强基计划”物理学试验班,其中应用物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为省级特色本科专业。学院建设有国家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基地、国家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陕西省物理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成果突出,先后承担完成33项教学研究课题,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19部,获得12项国家、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 

        学院设有物理学一级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博士点。并设有教育部物质非平衡合成与调控重点实验室、科技部新材料国际研发中心、陕西省先进功能材料及介观物理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量子信息与光电量子器件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和国家级科研基地。近年来,学院主持承担了包括 973 课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47项、省部级项目35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发表包括20多篇ESI高被引在内的SCI论文1600余篇。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学院每年按物理三个本科专业、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计划—物理试验班和“强基计划”物理试验班招收本科生人数约210人。学院始终把学生的培养作为学院的根本工作,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近年来,学院本科生承担各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31项,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包括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特等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在内的各项奖励28人次,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6篇。 崇尚科学和追求卓越的学院文化蔚然成风,每年有超过60%的毕业生进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一批学生进入高新科技企业从事科技产品研制和开发。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近五年先后有2人获德国“洪堡”奖学金、1人获法国“玛丽居里”奖学金、1人获日本“JSPS”奖学金、1人荣获“交大研究生标兵”,有20%硕士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余大部分进入知名国企或合资企业,就业率多年保持100%。 

        学院国际交流广泛,近年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国际化进程,每年邀请国(境)外诺贝尔奖得主和院士等专家来校讲学50余人次,先后主办6次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并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16所大学和机构开展了实质性科研合作和联合培养学生。学院教师每年出国(境)学术交流超50人次,联合培养、攻读学位及短期交流等学生超70人次,赴欧美名校做访问学者的青年教师近20名。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进一步秉承百年交大兴学强国的办学宗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加强自身发展,持续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在“双一流”和“创新港”建设中奋斗创造新的辉煌!

更新日期:2020年8月25日


系、中心

应用物理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物理部
材料物理系

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科技部新材料国际研发中心教育部物质非平衡合成与调控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陕西省量子信息与光电量子器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先进功能材料及介观物理重点实验室

其他科研机构

中国西部光资源与地球环境研究中心前沿理论物理研究所
物质结构与功能调控研究所光学与粒子束科学技术研究所
物理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化学学院
院长:丁书江电话:88965527e-mail:dingsj@xjtu.edu.cn
书记:张志成电话:88965527e-mail:zhichengzhang@xjtu.edu.cn
院办:创新港泓润楼电话:88964734e-mail:marf@xjtu.edu.cn
系、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其他科研机构> 进入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28年的交通大学化学系。1994年西安交通大学恢复理学院建制,包括化学、数学和物理三个学科。随着化学在各个领域中扮演角色的不断加强和学校的战略部署,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成立。

        目前,学院下设应用化学系、化学系、大学化学部和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学院建设储能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中心、储能材料与化学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四主体一联合”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工程技术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有机合成新方法及分子设计合成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物质非平衡合成与调控重点实验室、西安市新能源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在创新港,化学研究院下设有机与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与应用化学研究所和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学院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和材料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以及化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学院现有陕西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陕西省化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140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50人,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4人。现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1人,爱思唯尔全球高被引学者2人,国家级人才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人、陕西省级人才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学校青年拔尖人才20人。

        学院目前有在校生约600人,其中本科生200多人,研究生400多人。学院设有化学和应用化学两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化学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学院获批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学院坚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优良传统,建立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完善的国际一流人才培养体系。近五年获批国家精品在线课程3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一流线下课程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各1门;拥有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改项目9项;正式出版教材12部。学院坚持以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研究复杂物质合成方法与反应机理、深入理解材料的多层次结构与性能关系、发展高性能新物质及其应用。重点解决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中涉及的复杂化学物质合成新方法、构效关系及应用等关键问题,在药物高效传输与精准诊疗、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智能响应高分子等方向形成突破,建成具有以应用为导向、多学科交叉为特色的一流化学学科。

        近年来,学院逐步在以下研究方向形成特色:(1)功能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合成、加工、性能研究以及在航空、航天、航海、石油、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应用;(2)有机合成方法学;(3)有机光电材料、有机薄膜晶体管材料与器件、超级电容器、电化学储能、电化学传感器、锂离子/染料/有机太阳能电池、电池回收;(4)理论与计算化学;(5)疾病监测与治疗以及组织工程;(6)无机多孔材料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7)绿色活性功能分子的合成。

        近5年,学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80项,陕西省项目近60项,外专项目30余项,2022年到款较2020年增长近3倍,近3年超过1亿元。5年来获得省部级奖6项,发表SCI检索论文近500篇,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中英文专著5部,在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加工工艺、新能源材料以及电池回收等多方面实现了成果转化。此外,学院在近年来多次举办国际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讲座交流,共同探讨化学的发展,提升学院的影响力。

        一段悠久的历史,一个崭新的开端,化学学院将在“西迁精神”的引领下,以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积极进取,为培养高质量人才、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而拼搏奋斗。

更新日期:2023年2月28日


系、中心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教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教育部物质非平衡合成与调控重点实验室
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
院长:赵永席电话:029-88967899e-mail:yxzhao@xjtu.edu.cn
书记:赵卫滨电话:029-88965132e-mail:wbzhao@xjtu.edun.cn
院办:曲江校区西二楼/创新港校区19号巨构电话:029-83395312/88965133e-mail:fist01@xjtu.edu.cn
系、中心> 进入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

        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是我国高校成立最早、聚焦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着力打破学科壁垒的“学术特区”之一。学院以引领基础研究、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模式,强化多学科交叉基础研究,培养和汇聚高水平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 的作用,倾力打造新形势下基础研究的新高地。

        改革机制体制,服务教师成长。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以来,通过汇聚不同学科背景的国际优秀人才、建立具有鲜明学科交叉特色的大型科研基地,已形成了一支特色鲜明的前沿基础研究队伍,产出了一批高水平原创成果,显著提升了学校基础研究水平和交叉创新能力,为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积极探索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实行与国际接轨的独立PI制和“四个面向”目标导向的科研团队制,并在校内率先实施教师实质性双聘,让每位教师充分享有学术发展的空间和自由,激发教师主动性与创造性。目前,学院拥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2人,高被引科学家3人,省部级人才5人,国家及省部级人才占总人数50%,正逐步形成多学科高层次人才成长的高地与人才引进的蓄水池。

        建设一流平台,赋能成果产出。为适应学科交叉研究的需求,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在学科建设经费中累计投入超2亿元,积极打造面向化学、材料、计算、生物、物理、工程学等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科研平台,建立了完备的校级、院级大型设备共享管理制度,并与分析测试中心、微纳制造中心、医学研究中心等校级平台合作,形成了全面满足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的实验平台。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一批重点、重大项目,在《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影响力论文2000余篇;绿色氢能技术、柔性传感技术、热电能源材料技术、高性能生物材料技术、计算材料技术等智能材料、信息材料、医药科技、新能源领域的多项共性技术成果获得产业孵化类种子基金资助;学院与企业共建的液流储能创新中心,产学研合作经费达3000万元;基于晶体缺陷调控的铁性智能材料新物理效应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多名学者获得国际学术机构学术奖励。

        聚焦创新能力,深耕人才培养。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学院充分发挥导师队伍国际化的优势,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近年来,学院培养了一批视野宽阔和创新能力强的优秀研究生,其中15人次获得省校优秀学位论文,5人获得学校研究生标兵,7人次获得国际会议奖项,11个团队获得“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 2021年博士生贺天欧以第一作者在《Nature》上发表论文,张天隆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前沿院毕业生深受各界欢迎,继续求学比例、入职大型央企、世界五百强企业比例以及入职国内各大科研院所比例均名列前茅;来自不同学科背景(机械、电气、能动、材料、生物、化学、物理、生命医学等)的学生,经过前沿院学科交叉模式的培养,独立创新能力强、国际视野开阔,已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和青年骨干。

        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国内高校学科交叉研究与探索改革的开拓者之一,被中组部、宣传部、人社部、科技部授予“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未来,学院将坚定“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的理念,围绕“材料、物理、力学与工程学交叉领域”、“能源与化学交叉领域”、“前沿医工学”、“基础创新交叉领域”等前沿方向,持续构建新形势下的学科交叉与学科孵化体系,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和未来技术研究的高地,引领学科发展方向,致力于将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建成新形势下学科交叉的共同体、新兴学科的孵化器、人才引进的蓄水池、人事改革的试验田,为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定位:学科交叉的共同体、新兴学科的孵化器、人才引进的蓄水池、人事改革的试验田。

        愿景:体制有创新、学科有发展、人才有成长、科研有贡献,在前沿交叉科学与未来技术领域产生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

        文化:胸怀国之大者,营造“在创新能力最强的年华,专心做最前沿的研究”的FIST拼搏文化;弘扬西迁精神,打造“历史滋养、文化熏陶、实践锤炼”的育人文化。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6日


系、中心
机械工程学院
常务副院长:雷亚国电话:029-82668602e-mail:yaguolei@mail.xjtu.edu.cn
书记:张俊斌电话:029-82668602e-mail:henry@xjtu.edu.cn
院办:西二楼电话:029-82668602e-mail:jxyb@xjtu.edu.cn
院、系、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其他科研机构> 进入机械工程学院

       交通大学机械工程教育上溯至1913年设立的电气机械科,1921年设机械科,1928年始建机械工程学院,1956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内迁西安,扎根西部。1994年6月,机械工程系和机械学系合并,复建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7年,学院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校区成立了以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为主的高端装备研究院。
       机械工程学院是交通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最具影响力的学院之一,百余年来培养了以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为代表的25位院士以及数以万计的各界精英人才,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学科影响力。学院始终以建设制造强国为己任,以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为导向,以谢友柏院士、屈梁生院士、卢秉恒院士、蒋庄德院士等杰出科学家为引领,传承顾崇衔、乐兑谦、阳含和、庄礼庭、屈梁生等50余位西迁老教授的“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精神,聚焦航空航天、机器人与智能系统、设计科学与基础部件、医工交叉、先进制造、精密工程、装备智能诊断与控制、新能源装备与质量工程等领域开展研究,全力打造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现已形成高端制造、增材制造、微纳制造、智能运维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高地。
       引领人才培养,育人成效显著。学院秉承立德树人的宗旨,建设有机械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等本科专业,建有机械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机械工程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坚持“求真务实、成就卓越”的育人理念,熔铸形成了“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特色,在全国首倡“本-硕-博”贯通的装备制造业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人才培养彰显成效。在校学生党员比例达到43%,在校生参加扶贫、支教、社会实践等活动600余人次;在互联网+、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VEX机器人世锦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国标)级奖励200余项,参与学生千余人。获国家级二等奖以上教学成果奖励10余项。
       构筑科研高地,开拓攻坚研究。学院牵头组建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11个国家级科研基地,参建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拥有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健康管理与容错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21个省部级科研基地。 近十年来,承担国家重大科技、973、863、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国防重点等重大项目300余项。获得国家二等奖以上科研奖励近10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研奖励近30项。
       淬炼师资队伍,建设一流团队。学院汇聚优势师资力量,凝聚优秀创新群体,全面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国际视野的一流学科师资队伍,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抢占战略制高点,顾崇衔、史维祥、卢秉恒、蒋庄德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机械学科召集人。学院现有教职工392人,其中院士3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7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2人, ASME Fellow 3人,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和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8人;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团队12个。
       加强国际交流,践行一带一路。学院创建“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共同体,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先进制造子联盟”,与米兰理工、韦恩州立等开展本硕双学位项目,吸引美、英、意、法等50余国450余学生,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IKCEST丝路培训基地”,为一带一路近40个国家、160余所高校和企业培养上万名工程科技人才。
       展望未来,西安交大机械人将继承优良传统,贯彻“四为方针”,坚持“四个面向”,心怀“国之大者”,弘扬“西迁精神”,做一流学问,创一流成果,育一流人才,奋力谱写制造强国新篇章!


院、系、中心

高端装备研究院馥莉食品装备工程与科学学院
机械工程系精密仪器系
工业设计系车辆工程系
机械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装备运行安全保障与智能监控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快速成型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
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微纳制造与纳米测试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装备运行安全与智能监控工程实验室
陕西省快速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激光快速成型与模具制造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微型机械电子系统研究中心陕西省装备质量与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微纳传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机械产品质量保障与诊断重点实验室
数字医疗器械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其他科研机构
电子与信息学部
主任:管晓宏电话:82664955
书记:梁莉电话:82668675e-mail:lli@mail.xjtu.edu.cn
院办:西一楼电话:82668661e-mail:eie98@mail.xjtu.edu.cn
学院、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其他科研机构> 进入电子与信息学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国际学术前沿,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影响最广泛、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它带领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并正在与制造、能源、环境、生物、材料、航空航天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孕育新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在 “双一流”建设中阔步向前,负责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和信息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群,在多功能铁电材料与器件、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超快光子学与光电子器件、高能效集成电路与系统、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体系及典型示范应用,一体化的大数据、云计算与宽带网络技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面向生物医学与精准医疗的大数据科学、网络空间系统安全等优势学科方向上,取得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卓越成就。

        电子与信息学部前身是1908年交通大学时任校长唐文治先生创建的电机专科,1912年电机专科改为电气机械专科,1928年电气机械专科被扩充为电机工程学院,1937年电机工程学院改为电机工程系,1957年交通大学西迁后成立无线电工程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学科的发展分成电子工程系、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994年三系重新合并成立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8年底,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成立。

        电子与信息学部历经百年沧桑,学科有很大发展,目前几乎涵盖了电子信息领域的所有新兴学科,包含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且均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8个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以及计算机试验班(H)。

        学部下设7个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和软件学院。学部还拥有25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学部有教职工58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 (双聘7人)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1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各类人才计划53人,学校青年拔尖人才57人。在科研教学基地方面,学部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其中1个联合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5个,国际电介质研究中心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师队伍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际合作卓越团队1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5个。

        学部现有在校学生8554人,其中,博士生1010人,硕士生3306人,本科生4238人。学部还面向社会招收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

        近5年来,学部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686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军工等国家科研项目共计878项,发表SCI论文3363篇,EI收录 4217篇,出版专著和专业教材约135部,国家级科技奖9项,省部级科技奖近70项,授权发明专利1098项,科研累积到款超16亿元。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肩负着为国家培养该领域高层次人才、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学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的目标是为国家输送大批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和一批具有成为科技将帅潜力的人才,为本世纪中叶我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更新日期:2023年5月15日


学院、中心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学院)微电子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通学院)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网安学院)
软件学院

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物理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
精细功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海洋石油勘探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
国家数据广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视觉信息处理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物理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通信与信息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陕西省信息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天地网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数字技术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机器人先进控制工程实验室陕西省先进储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微纳电子与系统集成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智能测控与工业大数据处理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并行与分布式数据处理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智慧网络与泛在互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他科研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国际电介质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先进储能电子材料器件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认知科学与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可视媒体计算研究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固态照明工程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科学研究中心
微软智能信息处理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室西安交大-松下电工联合PLC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IBM联合研究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
电子材料研究所电脑信息技术研究所
光电技术与太阳能研究所真空微电子与微电子机械研究所
图像处理与识别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所
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网络研究所物理电子与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控制工程研究所
大智联合IC研究中心数据广播研究中心
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物理与器件研究所
数字电视研究开发中心信息工程研究所
新型计算机研究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微波工程与光信息技术研究所综合自动化研究所
炬力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网络化系统与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波动与信息研究所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
计算机系实验中心
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书记:杨 鹏电话:88965100e-mail:yangp@xjtu.edu.cn
常务副院长:许领电话:88965100e-mail:xuling82@xjtu.edu.cn
系、中心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科研机构研究所> 进入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探索人与居住环境之间的科学构成关系,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是人居环境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中心内容。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是国内第一个依据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理念办学的实体学院。

        学院设有陕西省污染物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能源环境与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以及陕西省人居环境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图书资料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14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78人,拥有双聘院士5人,各类知名教授8人。程海教授2014年获首届“汤森路透中国引文桂冠奖–高被引科学家奖”和“汤森路透中国引文桂冠奖–最具国际引文影响力奖”,同年获得“三秦友谊奖”,为陕西省政府授予来陕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程海教授2015年、2016年连续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其主持的“亚洲季风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项目入选201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学院设有建筑学(含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5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和环境工程领域2个工程硕士点以及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点;地球与人居环境科学及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

        2008和2011年,建筑学专业学生在第23届和24届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国际学生设计竞赛中,分别获得第1名、第4名和第2名,并赢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建筑师协会联席大奖 ”;各专业学生参加国内外建筑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省土建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评选、CAR(中国制冷学会)-ASHRAE(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学生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设计实践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更新日期:2020年4月16日


系、中心

建筑学系土木工程系
地球环境科学系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科研机构

陕西省污染物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能源环境与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
陕西省人居环境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石笋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所)

研究所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土木工程研究所
建筑学研究所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研究所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院长:杨贵东电话:88968362e-mail:guidongyang@mail.xjtu.edu.cn
书记:苗晋英电话:88968363e-mail:jymiao@xjtu.edu.cn
院办: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19号楼2188电话:88965843e-mail:scet@xjtu.edu.cn
> 进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84年恢复建立的化学工程系,下设化工教研室、化机教研室、高分子教研室和基础化学教研室等。1995年随着各学科的发展而成立化学工程学院。1999年学院新组建环境工程系并更名为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04年学院主体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合并。随着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能源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2012年成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简称化工学院)。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截至目前,教职工共137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领军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0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34人、校青年拔尖人才36人。自2012年以来,学院已聘请了40余名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和企业专家等担任我院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为学生开设各类讲座课程,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支撑。2019年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学科特色鲜明,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2016年首次参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获得B+(并列第15名),化工过程机械二级学科所属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获得A+(并列第1名)。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逐年上升,由2018年第40位上升至2022年第21位(中国大陆地区第11位)。2022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为A+(中国大陆地区共12个)。

        学院下设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在校本科生456名,累计培养本科毕业生769名。学院具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工过程机械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通过教育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在校研究生54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10+6(留学生)人,博士研究生211+20(留学生)人。累计培养硕士毕业生416人,博士毕业生123人。本科生和研究生累计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等各类学科级竞赛省部级以上奖项122项。累计获省优博3人,校优博12人,学术之星7人,标兵9人。毕业生需求旺盛,主要从事煤化工、石油化工、能源、环保、医药、电子及金融等相关领域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及运行维护、工程监理、高级行政管理及工作。本硕博就业率均在99%以上,50%以上服务国家西部建设。毕业生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6名,担任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总工3人,中层领导60余人。

        三十几年来,学院逐渐形成的优势和特色研究方向为:(1)能源化工工艺系统集成与排放控制。该方向针对工业过程生态化、水系统集成、能量系统集成和氢气系统集成等化工节能与化工过程集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能源化工过程强化与放大。该方向致力于超临界流体过程、反应和分离的耦合技术、外场协同作用以及非常规介质、热质传递等过程强化技术在能源生产中的应用基础和工程放大研究。围绕能源化工领域的重大问题和现实需求,推进过程强化与放大技术在能源化工领域的应用;(3)煤-油-气-盐资源的绿色转化。该方向将各类新型催化反应与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和煤化工中应用,提供基础理论的支撑和工程应用的示范;(4)能源化工系统及装备的长周期安全运行。该方向开展了大量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过程装备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5)高效化工过程机械与设备技术。围绕过程工业急需的装备开展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为能源化工提供关键装备技术。

        近年来学院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重点研发课题12项,国际合作项目15项。此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基金100余项,以及省部级及企业合作项目400余项。近三年发表SCI论文550余篇(ESI论文24篇),出版专著8部,申请专利350余件,其中授权200余件。获省部级科研奖项8项,国际奖项2项,在化工系统集成优化、天然气压缩机、太阳能利用等多方面实现成果转化。学院获批国家111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并建设多个校企合作科研基地。此外学院先后与西北化工研究院、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建陕西省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合作成立能源化工工艺及装备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与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工业技术联合研究院,与山东蓝想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及装备研究中心,与江苏联兴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共建危废处置技术及装备研究中心,与浙江强盛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共建能源化工先进装备与技术研究中心,与海德利森共建氢能和高压流体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为落实西安交通大学“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发展规划,本学院积极推动国际交流,搭建国际联合研究平台:2017年与牛津大学合作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牛津大学催化国际联合实验室”;2018年成立“西安交通大学-利物浦大学化学化工国际联合实验室”;2018年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签署了创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及人才培养相关协议,同年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化工子联盟”,已成功召开三届理事会并举办两届国际能源化工论坛。学院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能源化工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近三年与国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15人,本科生出国交流访问70余人。累计主办/承办国际会议20余次,联合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做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百余次,任国际期刊编委20余人次。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际化工学科前沿,围绕能源、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主题,进一步发展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的优势方向,并拓宽学科方向,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并拓展新的专业,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开展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教学实践,推动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经过不懈的努力,力争成为国内和国际化工领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高水平平台,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新媒体学院
院长兼党总支书记:马忠电话:029-82663819e-mail:mazhong2018@xjtu.edu.cn
院办:新媒体学院电话:82663886 / 82663889e-mail:fanxiaoying@xjtu.edu.cn / myz666@xjtu.edu.cn
系、中心> 进入新媒体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已有20年发展历史,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简称新媒体学院)成立于2015年4月,由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省委宣传部共建,是国内较早以新媒体命名并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作为方向的新型新闻学院。

        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1个,教育部首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2010年)1个;2007年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点招收文化传播方向博士生,2010年开始招收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方向博士生;2016年开始招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生;2019年获批“新媒体与社会治理”二级交叉学科博士点,2021年开始单独招收博士生,形成“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中国软科一流专业A+,全国排名前五;“新媒体与社会治理”“传播与社会热点透视”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传播学引论(修订版)》获省级优秀教材特等奖。

        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37人(含跨学科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2人,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1人,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1个,陕西高校新型智库A类1个,校领军学者1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各类学会、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理事长30余人次。

        学院以“打好‘工字牌’,突出交叉特色”为总体指导思想,以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一流为目标,以“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大成果”为抓手,以新闻传播与舆论引导、新媒体与社会治理、大数据与网络舆情、数据新闻与计算传播等学科方向为支撑,在政务新媒体、智能媒体交互、国际传播等方面不断拓宽研究新领域,凝练出七个特色研究团队:新闻传播与信息风控、新媒体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观、文化软实力与国际传播、智能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新媒体与国家治理、数据智能与传播社会。拥有陕西省舆情信息工作创新中心、陕西省网络舆情研究基地、中国(陕西)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创新中心等省级研究基地;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共建新媒体创新应用与品牌建设实验室;与陕西省总工会共建“新媒体创新工作室”等;获批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在内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平顶尖期刊发表研究成果20余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陕西省重点科技平台等项目。

       学院秉承“政产学研一体化”思路,面向各行各业提供社会服务。与陕西省委网信办、延安新闻纪念馆,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中国科学报社、中国教育在线,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清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等政、企、媒机构共建四十余个教学实践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获批教育部产教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2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3项。

        学院积极为社会各界、政府部门提供智库咨询,成果多次被国家级、省部级领导批示;2018年与人社部共建“新媒体人才评价中心”,培训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三百余次,覆盖2万余人;先后参与五省15家宣传、网信、文化旅游部门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

        学院每年举办高水平国内外学术会议,包括“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年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高峰论坛、“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专题论坛”、“中国数据新闻大赛——暨数据新闻教育发展高峰论坛”、“政务新媒体创新发展研讨会”、“媒介与社会思潮传播论坛”、“跨学科视域下的新闻传播”高峰论坛、“一带一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论坛、“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高端论坛、新媒体与乡村振兴论坛等;创办的“新新论坛”已六十余讲,在全国范围产生广泛影响。

        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传播格局不断变化,新媒体人才需登山小鲁,新闻传播理论与思想更需与时俱进。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秉承交大百年名校优良传统,协同创新、开放办学,努力打造学术研究、政策咨询、技术支撑三位一体教学科研高地、新知新思平台、高端创新智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新闻传播与新媒体产学研向前发展。

更新日期:2023年3月30日


系、中心

传播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新闻系/新闻传播研究所
网络舆情分析研究中心(建设中)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建设中)
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中)多媒体工作坊(建设中)
新媒体系/新媒体研究所
文治书院
院长:
安芷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
院务委员会主席:
蒋庄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陕西省科协主席
院务主任:
王琦电话:82668156e-mail:wangqi@mail.xjtu.edu.cn
院务副主任:
刘恒电话:82668157e-mail:liuhengjy@mail.xjtu.edu.cn
院办公室:
西18-107电话:82668151e-mail:liu.yu@mail.xjtu.edu.cn
电话:
82668151传真:82668151e-mail:wzc@mail.xjtu.edu.cn

进入文治书院...
                 

       文治书院成立于2007年,以著名国学大师、教育家、交通大学老校长唐文治名字命名,坐落于兴庆校区西南角。现有本科生2600余名,涵盖机械、能动、人居、化工、材料、航天等多个学院学生。

       建有党员之家、思政视听室、学业辅导中心、职业发展室、文心茶室等公共活动空间。建设由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兼职辅导员、校外辅导员等组成的多维复合型思政队伍。师生共处、知行兼修,横向交融、纵向贯通。  

       秉承“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励第一等品行”育人理念,围绕立德树人中心任务,弘扬“爱国奋斗”西迁精神,高扬“四面旗帜”,讲好“文治故事”,践行“四个一百”。学在文治、乐在文治、成长在文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科技概况

进入科研院...

进入社科处...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工作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突出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发展战略,努力实现项目、人才和平台良性互动,在基地建设、科研成果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竞争力显著提升。

       目前学校共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地195个,其中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2000年至今,学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基地与人才专项等重大项目数百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985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迁校以来,学校创造了30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41项获得国家三大奖,产生了数以千亿计的经济社会效益。学校依托学科与人才培养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政府、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科技概况

进入科研院...

进入社科处...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工作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突出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发展战略,努力实现项目、人才和平台良性互动,在基地建设、科研成果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竞争力显著提升。

       目前学校共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地195个,其中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2000年至今,学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基地与人才专项等重大项目数百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985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迁校以来,学校创造了30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41项获得国家三大奖,产生了数以千亿计的经济社会效益。学校依托学科与人才培养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政府、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科研基地

进入科研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精细功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国家专业实验室现代医学电子技术及仪器国家专业实验室
流体机械国家专业实验室电子物理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
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诊断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天然血管药物筛选与分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据广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洋油气勘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视觉信息与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装备运行安全保障与智能监控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协同创新中心                        


                         

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物理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过程控制与效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质非平衡合成与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多功能材料XX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特种XX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快速成型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智能化电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材料强度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
电子物理与器件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润滑理论及转子 系统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
中国管理问题研究中心外科重症与生命支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航空XX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空天XX低温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储能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热科学与工程国际合 作联合实验室

         

能源局重点科研基地                        


                         

能源局国家能源先进电网与装备可靠性及寿命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电力电子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

                   

国家质检总局科研基地                        


                         

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微量元素与地方病重点实验室卫生部法医学重点实验室(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陕西省共建)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机械产品质量保障与诊断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法医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胃肠动力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数字技术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信息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先进功能材料及介观物理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天然药物研究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大数据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分子心脏病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心血管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微纳传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快速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新型治疗性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智能电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微型机械电子系统研究中心陕西省装备质量与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血管性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营养与食品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营养与健康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激光快速成型与模具制造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再生医学与外科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应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呼吸病预防检测与预警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人类疾病转基因动物模型公共服务平台煤的新型高效气化与规模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太空信息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先进直流电力技术及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软物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新能源介质材料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瞬态电磁环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流体机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新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陕西经济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数字医疗器械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大数据分析与处理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先进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肿瘤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智能电网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先进飞行器服役环境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颅颌面精准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量子信息与光电量子器件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陕西省能源化工过程强化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石墨烯联合实验室
陕西省深空探测智能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研究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电力电子装备与系统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磁医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重症医学脓毒症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高电压大电流测试技术及装备工程实验室
陕西省装备运行安全与智能监控工程实验室陕西省叶轮机械及动力装备工程实验室
陕西省航天结构振动控制工程实验室陕西省机器人先进控制工程实验室
陕西省能源高效清洁转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高压放电与等离子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无损检测与结构完整性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智能测控与工业大数据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热喷涂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并行与分布式数据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先进陶瓷材料多功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智慧网络与泛在互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能源环境与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主体一联合)
中联西北院-西安交通大学能源环境与建筑节能联合研发中心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轻合金工业型材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钼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石油石化装备故障诊断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机器人减速器技术校企联合研究中心交大-龙腾先进功率半导体技术研究院
陕西省商业卫星测控数传技术研究院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经典名方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高端电磁装备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锌基新材料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碳捕集与绿色转化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生态城市智慧绿色能源建筑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微型惯性器件与系统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储能与热能动力系统灵活低碳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新能源电力装备状态评价与电站智慧运维技术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智能岩土与结构工程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土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地热资源勘查与低碳利用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电力系统继电与控制技术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特种通信芯片技术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高能脉冲氙光技术与装备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轨道交通直流电力智能保护技术与应用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智能电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制造业过程挖掘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医疗健康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先进核能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镁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先进储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微纳电子与系统集成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抗体与细胞免疫治疗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卫生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丝路区域地方病与健康促进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氢燃料电池性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能源与环境中的热质传递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核结构安全与力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肿瘤精准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智慧健康养老科技引智与政策创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精神疾病与精准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心血管精准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炎症与免疫陕西省国际合作基地陕西碳减排与绿色能源化工国际合作联合中心
陕西省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学)研究院陕西省基础学科(力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药物分析装备研发)陕西省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创新中心
陕西省电子陶瓷与器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陕西省精神疾病精准医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本科生教育

进入教务处...

       西安交通大学是具有理工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科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28个学院和3个直属临床教学医院,本科招生专业76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1个,17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面向全国31个省市招生。

       学校建设有5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8个国家级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本科教学工程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陕西省本科教学工程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0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9门,其中线上一流课程74门,线下一流课程2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5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15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3门。同时,现有省级一流课程115门。

  

研究生教育

进入研究生院...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上世纪30年代的交通大学,从1931年起正规招收研究生,1956年迁校之际研究生规模已达200名以上。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伴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启了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1984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22所研究生院之一。

       研究生院负责学校各类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和质量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等工作。随着我国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研究生院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推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力争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留下历史印记的新贡献。

       近年来,学校研究生规模不断壮大,质量稳步提高,目前有在校学历教育研究生269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200余人),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哲、艺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不断开创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培养新篇章,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以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特聘教授等杰出人才为中坚的优秀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止202111月底,学校累计授予博士学位14400余个,硕士学位79900余个,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累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7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46篇。

       学校研究生教育不断服务国家需求,创新培养模式,建立了以需求为导向的分类培养体系,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推行本--博贯通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学深度融合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未来技术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和现代产业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探索高端人才培养新路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研究生教育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双一流”建设,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挺进,书写高等教育“奋进之笔”的新篇章

留学生教育

进入国际教育学院网站...

       西安交通大学留学生教育始于1959年,是教育部指定的最早培养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院校之一。1991年组建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开展对外汉语教学项目;1999年设立西安交通大学留学生奖学金。2007年设立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2013年,基于我校在留学生规模、结构、质量、管理、发展速度等方面的优异表现,教育部授予我校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荣誉。2016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留学生教育始于1995年,是首创全英文授课培养医学本科留学生的院校,2000年开创了全英文授课医学硕士教育。自1995年以来,已经培养了来自63个国家的医学留学生2000余名,毕业生规模居全国之首。2005年受教育部委托起草制定了《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文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

截止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留学生规模达2891名,分别来自于134个生源国家。其中学历生2659人,本科1106人,硕士893人,博士660人。

       全校留学生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是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6年,同时也是开展留学生教育的办学实体。学院主要职责为:负责学校外国留学生工作相关政策的制定与监督执行;负责留学生的招生、出入境与后勤保障等管理工作;负责留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协调学历留学生教务工作;开展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教学与学科建设工作,并负责各类留学生汉语课程的教学工作。

       一直以来,国际教育学院严格按照教育部“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方针,致力于发展西安交通大学的留学生教育,全力做好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汉语教学工作,为实现西安交通大学留学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可有效地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为不同的学习对象提供方便的、快捷的、广泛的教育服务。

       西安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确定的最早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学校之一,在 2001 年 3 月正式成立网络教育学院。下设网络教育技术研究所、现代远程管理中心、技术中心等部门。确立了“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连通海外”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思路。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远程教育支撑系统,支持PC端及移动端的交互式同步教学、按需点播学习、预约点播学习、网上师生交流与答疑、作业及测试、学习过程跟踪等网络教学功能,提供上百门网上点播的流媒体课件。

       我校现代远程教育为业余形式,学生利用晚上及双休日在多媒体教室集中上课,以网络授课和多媒体课件学习为主,以集中面授为辅。凡在学习期限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核成绩合格,取得该专业全部学分者,颁发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加注“网络教育”字样),国家承认其学历;还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择优授予学士学位。

      继续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办学主体,继续教育学院依托学校优势,主要开展成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教育(含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现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临床医学、法学、国际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建筑工程、金融学、会计学等 40 多个专业。有研究生、本科、专升本、专科等多个办学层次,有脱产、业余、函授、夜大、等多种办学形式。学院为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陕西省高等继续教育协会发起单位。网络教育已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地网”知识服务传输平台,具备“随时、随地,人人皆可自主学习”特点。

           学院为适应社会需求,实现科学发展,学院确立了稳定发展学历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的指导思想,主动寻找社会需求与校内优质教学资源之间的结合点,积极开拓非学历培训业务。学院培训中心以中组部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国家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陕西省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陕西省公务员网络培训基地等为依托,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充分利用交大教学和管理优势,整合校内外教学实训资源,突出特色,逐步建立起优秀师资及培训项目资源库,开展了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培训,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及各类高端培训。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进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进入国际合作交流处...

    西安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是学校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归口管理和服务部门。设有交流管理办公室、项目管理办公室、港澳台事务管理办公室和出入境管理办公室,现有编制18人。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设置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其主要职责是:

    1、建立和保持西安交通大学与境外大学、教育机构和有关单位的联系与合作;

    2、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访问学者和外籍友人,负责在我校工作的长短期外国专家管理;

    3、负责教育部及我校重点支持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的管理和专项基金的申请、审核工作,各类合作办学项目的联络、审核及相关的管理协调;

    4、校际交流协议的签署及合作与交流项目的开发与管理;

    5、授予国际知名人士和学者各种名誉称号;

    6、国际会议的申报和管理;

    7、办理校内人员因公长、短期出国(出境)手续,以及自费出国留学、探亲、旅游等出国(出境)手续;

    8、招收和培养港澳台地区学生,负责港澳台学生的相关涉外事务和日常管理,处理与港澳台地区合作交流方面的事务。

    丝绸之路大学联盟

    进入丝绸之路联盟大学

           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由海内外大学结成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开放性、国际化高等教育合作平台。

            

           联盟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旨在推动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合作、倡导多元文化交流互鉴,并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在校际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文化沟通、政策研究、医疗服务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2015年1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学首倡发起成立联盟。2015年5月22日,联盟正式成立,并发布《西安宣言》。根据联盟理事会决议,西安交通大学为联盟理事长单位暨常设秘书处单位。迄今为止,已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151所高校成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形成了遍布世界5大洲的高等教育合作平台,并开展了多元交流合作。

    国际教育学院

       

    进入国际教育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6年,是负责全校留学生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也是开展留学生教育的办学实体。学院主要职责为:负责学校外国留学生工作相关政策的制定与监督执行;负责各类留学生的招生、出入境管理;负责留学生国情教育、日常教育和后勤事务管理服务;协调学历学位留学生教务工作;负责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教学与学科建设工作,并负责各类留学生汉语课程的教学工作;负责共建的两所孔子学院的管理工作。

           学院下设5个科室和1个教学事务管理部,分别为:学院行政办公室、招生事务办公室、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办公室、后勤事务办公室、孔子学院事务办公室、教学事务管理部。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28人,其中行政人员18人、汉语教师10人;外聘教职工30余人。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留学生教育始于1959年,是教育部指定的最早培养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院校之一。1991年组建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开展对外汉语教学项目;1999年设立西安交通大学留学生奖学金。2007年设立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2013年,基于我校在留学生规模、结构、质量、管理、发展速度等方面的优异表现,教育部授予我校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荣誉。2016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留学生教育始于1995年,是首创全英文授课培养医学本科留学生的院校,2000年开创了全英文授课医学硕士教育。2005年受教育部委托起草制定了《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文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

           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留学生规模3068人,分别来自于130个生源国家。其中学历生2906人,本科1142人,硕士863人,博士901人。

           西安交通大学现与境外大学合作组建了2所孔子学院。2009年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成立了利物浦大学孔子学院(UOLCI)2018年与日本山梨学院大学合作成立了山梨学院大学孔子学院(YGUCI)。学院在承担教学与文化交流工作的同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推进孔子学院的汉语学习和文化交流活动,当地受益人群达万余人,每年来交大学习和交流的学生以及教育官员人数持续增加。

           一直以来,国际教育学院严格按照规范管理、保证质量、扩大规模、优化结构的方针,致力于发展西安交通大学的留学生教育,塑造留学交大品牌,为实现西安交通大学留学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建设世界知名的来华留学中心贡献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留学生教育始于1959年,是教育部指定的最早培养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院校之一。1991年组建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开展对外汉语教学项目;1999年设立西安交通大学留学生奖学金。2007年设立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2013年,基于我校在留学生规模、结构、质量、管理、发展速度等方面的优异表现,教育部授予我校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荣誉。2016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留学生教育始于1995年,是首创全英文授课培养医学本科留学生的院校,2000年开创了全英文授课医学硕士教育。自1995年以来,已经培养了来自63个国家的医学留学生2000余名,毕业生规模居全国之首。2005年受教育部委托起草制定了《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文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

    截止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留学生规模达2891名,分别来自于134个生源国家。其中学历生2659人,本科1106人,硕士893人,博士660人。

           全校留学生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是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6年,同时也是开展留学生教育的办学实体。学院主要职责为:负责学校外国留学生工作相关政策的制定与监督执行;负责留学生的招生、出入境与后勤保障等管理工作;负责留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协调学历留学生教务工作;开展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教学与学科建设工作,并负责各类留学生汉语课程的教学工作。

           一直以来,国际教育学院严格按照教育部“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方针,致力于发展西安交通大学的留学生教育,全力做好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汉语教学工作,为实现西安交通大学留学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


    选择样式

    选择布局
    选择颜色
    选择背景
    选择背景